1.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
- 定义: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,其特征是血液中葡萄糖(血糖)水平持续升高。
- 主要原因:
- 遗传因素:有家族史的人发病概率较高。
- 胰岛素抵抗: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,导致无法控制血糖(2型糖尿病)。
- 胰腺功能下降: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(1型糖尿病)。
- 肥胖和生活习惯:高热量饮食、缺乏运动、压力等是主要原因。
- 年龄和性别: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,妊娠期间可能发生妊娠期糖尿病。
2. 为什么糖尿病很危险?
- 引发并发症:
- 心血管疾病:导致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心肌梗塞等。
- 肾脏损伤(糖尿病肾病):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。
- 视网膜损伤(糖尿病视网膜病变):有失明的风险。
- 神经损伤(糖尿病神经病变):感觉迟钝可能导致脚趾伤口恶化。
- 糖尿病足:小伤口发展成坏疽,有截肢的风险。
- 无症状进展:初期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,容易被忽视。
3. 如何诊断糖尿病?
- 血液检查:
- 空腹血糖检查(FBS):测量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。
- 正常:低于100mg/dL
- 糖尿病前期:100~125mg/dL
- 糖尿病:高于126mg/dL
- 餐后血糖检查(PPBS):检查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。
- 正常:低于140mg/dL
- 糖尿病:高于200mg/dL
- HbA1c(糖化血红蛋白):反映最近2~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。
- 正常:低于5.7%
- 糖尿病前期:5.7%~6.4%
- 糖尿病:高于6.5%
- 检查周期:建议40岁以上成年人每3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。
4. 糖尿病治疗方法
- 药物治疗:
- 口服药物:二甲双胍(Metformin)、磺脲类(Sulfonylurea)等。
- 胰岛素注射:1型糖尿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重症患者需要。
- 改善生活习惯:必须与药物治疗并行。
- 血糖监测:通过血糖仪随时检查血糖。
5. 糖尿病宜食食物
- 稳定血糖的食物:
- 低GI(血糖指数)食物:糙米、燕麦、全麦面包等。
- 富含纤维质的食物:西兰花、菠菜、鳄梨等。
- 蛋白质:鸡胸肉、鱼、豆腐、鸡蛋等。
- 健康脂肪:橄榄油、鳄梨、坚果等。
- 应避免的食物:
- 精制碳水化合物(白米饭、白面包)、糖、油炸食品、加工食品。
6. 有助于糖尿病的运动
- 运动的重要性: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,提高胰岛素敏感性。
- 推荐运动:
- 有氧运动:步行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。
- 推荐时间:每周5次,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。
- 力量训练:哑铃运动、深蹲、平板支撑等。
- 注意事项:运动前请咨询医生。特别是血糖过低或过高时要小心。
7. 其他改善糖尿病的方法
- 体重管理:预防肥胖,保持适当体重。
- 缓解压力:通过冥想、瑜伽、爱好活动等减轻压力。
- 充足睡眠:不规律的睡眠会对血糖控制产生负面影响。
- 定期体检:接受眼睛、肾脏、足部等检查,预防并发症。
8. 结论:糖尿病管理就是健康!
糖尿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,而是一种需要改变生活方式的“生活习惯病”。通过适当的饮食习惯、有规律的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来管理血糖,可以维持健康的生活,避免并发症。现在就开始做出小的改变,创造与糖尿病共存的新旅程吧!🌟🥗🏃♀️